圆锥体态,光泽透亮,它不光颜值爆表,最重要的是口感酸甜,让“艳丽”草莓从500多个参赛样品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全国精品草莓擂台赛金奖第一名,现场专家禁不住点赞:“它是最有草莓味儿的草莓。”
近日,沈阳农业大学培育基地,记者实地采访了金牌草莓之父张志宏教授,他向我们讲述了新品种的淬炼之路。
一排排整齐的架子上,一颗颗红色“玛瑙”垂在半空,犹如悬挂的诗行。“这种培育方式不受地域限制,矿区沙漠都能栽种。”
眼前的这些“红玛瑙”就是获得第十届中国草莓文化旅游节第一名的冠军——“艳丽”草莓。它通过杂交育种手段培育而出,融合了日本美国草莓各自的优点。2014年,“艳丽”通过辽宁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备案委员会备案,获得自主知识产权。
为什么会取“艳丽”这个名字?面对记者提问,张教授笑着回答:“我们选育的草莓新品种每一批都有一个名字,而‘艳丽’这一批就是以‘丽’字为结尾,它的姐姐叫‘秀丽’,下面还有在研发的妹妹叫‘永丽’……”
网络上有关草莓打农药的报道很多,关于食品安全问题也是老百姓最为关心的,究竟“艳丽”的“身体”状况如何,记者希望得到一个较为明确的回答。
“很多草莓口感好,外形也不错,就是抗病能力差,需要打许多农药才能维持生产,这严重影响了食品安全。”而“艳丽”却结合了多方面的优点,“它和其他品种的草莓不一样,抗病能力非常强,基本上不用打农药,从去年12月份到现在,我们从来没有打过农药。”说着,张教授摘了一颗草莓递给记者,“可以直接吃,没问题。”
不仅身体倍儿棒不爱生病,“艳丽”另一个优点在“草莓帮”中显得尤为突出,那就是果实硬度大,不容易腐烂,储存期较长。
沈阳农业大学专家呕心沥血培育草莓新品种,这背后究竟有何重大意义?
我国是草莓生产大国,目前草莓栽培面积超过200万亩,年产量超过300万吨。遗憾的是,我国草莓生产上使用的品种几乎全部是外国品种,其中多数是专利品种。张教授举例说:“这些专利品种我们引进培育要支付很高的专利费,一棵种苗的专利费就需要五六毛钱,有的甚至两三元,没有自己的专利产品在市场上始终要受到别人制约。”
现在“艳丽”草莓也处于推广阶段,虽然它也是专利产品,不过与国外高昂的专利费相比,它的实惠度要高出许多。“如果按照一株草莓苗1元钱来算,我们只收3%的研发费,也就是3分钱,多年草莓种植受制于人的局面有望因此打破。”张教授激动地说。本报记者 徐娜 杜争华 (摘自2015年4月6日《沈阳日报》头版)
新闻链接:
http://epaper.syd.com.cn/syrb/html/2015-04/06/content_10643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