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温才妃 通讯员 张宜军
脸膛黑里透红,身材高大魁梧,声音洪亮有力,沈阳农业大学教授李天来给人的第一印象并不像一位久坐实验室搞研究、在黑板前激扬文字的教师。
他有着很多称呼:“院士”“副校长”“教授”“专家”“老师”……众多称呼中,李天来最自豪也最喜欢的是“老师”。工作30多年来,李天来从未离开过教学岗位。他人在哪儿,哪儿就是他育人的课堂。他始终认为,“一流大学靠熏陶”“教育是农业”“育人如育苗”。
不久前,他当选教育部评选的2016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成为十位获此殊荣的教师之一。
育人在过程中
2015年,李天来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公布名单当天,他如往常一样穿梭在实验基地温室大棚中,给学生们讲解问题。遇到周围人祝贺,他微笑道谢:“我只尽力做了一点事。”
在很多人印象中,院士一般都忙于科研,没有空闲做教书育人的工作。然而李天来并不是这样,他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如何平衡科研与教学,自己的做法是把大量的科技研究纳入教学当中,用科研来提高教学质量,带动育人。
李天来培养的学生大量参加到科研项目中,他的组里有博士后若干人,80~100位研究生,本科大三、大四的学生100多人,在一起有200人左右,类似一个“颇具规模的试验班”。对他来说,“育人的过程不是单纯的讲授,而是在过程中锻炼”。
李天来推崇“教育是农业”,育人如育苗,不同作物采用不同方法,除草、修枝、施肥……让每株苗儿茁壮成长。他将最新科研进展及时融入教学内容,并拍摄生产照片,收集实物教具,使教学内容与生产实践同步。他亲自带着学生下到田间地头,有时候忙起实验来,一忙就是一个通宵,无形中还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
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他带领的蔬菜栽培教学团队于2009年入选国家级教学团队,讲授的设施园艺学课程于2010年入选国家级精品课。
一流大学靠熏陶
李天来常说“一流大学靠熏陶”,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言一行无不影响着学生的品行。“育人不是孤立的,不是说教,要将育人融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融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研究中。这就是熏陶的含义。”李天来说。
在他的团队里有一句话——“厚德博爱,勤学笃行,团结奉献,传承开拓”。这是他总结的团队精神,他用言传身教践行着。
李天来常告诫学生,为人要实。曾经有学生缺勤编谎话,被他发现后在每周的报告会上严厉批评。慢慢地,团队里形成了一种实事求是的氛围。在他看来,“一旦氛围形成了,就好比图书馆内所有的人都在安静自习,喧哗的人总是不被接受的”。
在培养学生上,他强调高标准,绝不允许“放水”行为。团队中就曾有硕士研究生、在职博士生因不努力或拖延太长时间毕不了业。
当然,他对学生严格要求的同时,对自己更是“高要求”。不让学生做的事,他自己首先不去做;鼓励学生做的事,他自己首先要做到。年轻的时候,他爱打扑克,可是打牌很浪费时间、精力,他要求任何师生不得在公共场所打扑克、麻将,自己率先带头戒牌瘾。
如此培养学生,潜移默化中塑造了学生的品格。有人开玩笑说:“您的学生回到家里也说了算。”说的就是学生的责任心,因为责任心强,连家里的另一半都深表佩服。
亦师亦友亦父
李天来对学生关注的绝不仅仅是科研进展和学习,他更重视学生的思想动态。学生们感到迷茫或遇到困难时,都愿意找李天来谈谈。不管多忙,李天来几乎有求必应。
每个学生研究内容各有不同,李天来对他们从文献阅读、选题立项、制订方案、设计实施,直至论文撰写、毕业答辩等各个环节,都亲力亲为,严格把关。
张晓林是李天来的博士生,如今已经毕业留校。他和同学修改毕业论文时,经常是头一天把修改稿发给老师,第二天就能收到老师的回复。他说,老师回复邮件时间大多是凌晨一两点钟,“看着那密密麻麻的修订与批注,大到一个段落,小到一个字母、标点,很感动。再也无法容忍自己浪费时间,粗心大意了。”
他与学生成长同行,亦师亦友亦父,严慈相济。学生学习、科研不认真,他严厉批评;学生试验出了问题,他帮助分析原因,寻找解决办法;学生参加学术演讲,他字斟句酌帮助修改幻灯片,想到好主意便找学生商讨,还召集课题组成员听预演;学生生病,他细致安排,周到照顾;学生家庭条件不好,他给提高助研津贴……
李天来说:“这些学生是科技的火种,是为社会、为‘三农’培养的师资,是国家宝贵的人才。我既然做了导师,就要负责到底。”
(2016年9月15日《中国科学报》6版)
新闻链接: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6/9/316107.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