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奉献点亮青春
以科技智慧兴农
投身乡野田间,闪耀青春光芒。乡村很大,容得下青春的梦想。俯下身,耕泥土芬芳,抬起头,引产业发展。用知识、热情、视野,为古老的乡村注入新的活力,带领一方世代靠传统农业为生的葡萄种植户,摆脱贫困,创造财富,追求振兴。
25名学生用3年时间完成一个“承诺”。北镇市(县)曾是中国鲜食葡萄第一县,2017年之前,由于品质效益连年下降,砍伐、撂荒、弃管随处可见,两万多农民的生计遇到威胁,有农户问:“谁能帮帮我们呀?”为此,2017年,沈阳农业大学农业管理、园艺、农学等11个专业的25名研究生组成了“北镇葡萄振兴”项目团队。
979天,走访9786户种植户,线下培训2794人,线上培训30733人次,起草文案285份,策划并实施品牌推广活动68项,行程超12万公里,帮助北镇葡萄产业三年增收11.32亿元,北镇葡萄品牌价值达66.67亿元。
创品牌文化。将文化优势、地理位置优势和种植技术优势进行表达,成功设计传统渠道包装、电商线上包装和伴手礼包装,电商包装以及“周边产品”。北镇葡萄有了历史上第一个自己的品牌及一整套的标识!
重产品推广。为你走千山万水,去首都,到上海,战长沙,走深圳,在全国12个城市,开展68场推介和路演兴。
燃产业之光。带领种植户在淘宝、拼多多共开设店铺43家,主销当地蔬菜瓜果同时服务于72种农特产品,年销售额超过3200万元,带动工资性就业645人,电商配套服务就业2130余人,产业新增就业4500余人。感受互联网力量,享受互联网时代红利。
振兴有我,自有传承,做你的“守护者”。“必须要成立葡萄协会,成为品质提升和品牌管控的主体”在杨肖丽教授、景再方教授、刘晓光副教授等导师的指导下,北镇市葡萄种植户成立了葡萄协会。研究生团队整理出北镇葡萄的建园标准、水肥标准、树体管理、病虫害防治和北镇历史上第一个商品化标准。为农民开设三门课程:品牌意识,种植技术和电商知识。走进6个乡镇,17个村,组织34场培训2794名葡萄种植户。2020年,开展线上培训,累计拍摄视频102个,指导农民解决葡萄病虫害124次,直接指导1026名农民,线上技术培训3.07万人次。
论文写在大地上。科研+实践,本硕博阶梯培养模式,北镇葡萄项目组三年培养4名博士,17名硕士,有2名硕士在北镇完成学位论文,公开发表5篇相关学术论文。在带动一方产业振兴的同时,所有学用,学以致用,在实践中历练成长,把论文做在北镇的土地上!
未来可期,为中国农业打造一支专业的农产品品牌队伍。“数字化品牌建设助力葡萄产业振兴”的新模式,得到国家农业农村部的认可,被认定为“农业农村新模式”。在专业学位人才培养过程中,沈阳农业大学农业品牌研究中心将农产品品牌相关理论与新型农业主体相集合,发挥农业大学专业与平台优势,利用互联网+思维,开展品牌农产品实践,先后完成“鞍山南果梨”、“大连大樱桃”和“北镇葡萄”的区域公用品牌研究与培育工作,正在开展“桓仁山参”和“闾山鸡蛋”两大区域公用品牌的相关工作。
承诺在,行动在!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显身手,品牌兴农、质量强农,青春无悔!
辽宁省康平县曾是辽宁省15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甜瓜生产技术和设施蔬菜产业落后,专业知识不足,严重制约了康平县农村农业发展。沈阳农业大学康平设施蔬菜科技特派服务团驻扎康平县四年如一日,运用科技帮扶农户,提高当地甜瓜品质及产量,使康平县农户走向小康生活。
康平甜瓜“有温度”。2019年6月,热意盈盈,正值设施甜瓜、西瓜成熟和大量上市的时节,康平设施蔬菜科技特派团齐红岩教授及研究生,赴康平县郝官屯镇齐屯村和两家子乡贾家村进行了科技服务。
“你们终于来了!”齐屯村农户负责人高兴道:“来,我带你们看一看上次派发给我们村农户的那几个甜瓜品种的长势!”特派团一行人来到田间地头,认真听取了负责人的情况简介,对前期派送给农户的甜瓜品种:IVF601、IVF168、5283、速熟、香酥蜜、银韵、甜红玉等7个品种进行生理指标的调查。
“对于消费者来说,甜瓜甜不甜、好不好吃是最重要的。对于农民来说,这甜瓜的口感,能否卖个好价钱是主要因素。而我们在做科学研究时,不能只顾着口感,而是要刨根问底,研究它到底为什么品质好,又是什么原因导致其品质存在差异,怎么样才能提高它的品质为农户带去实践指导意义才是最重要的。”特派团成员2018级研究生岳玲琦同学说到。
“是啊,研究生做科研都是为了我们农户好啊!不仅能为我们带来科技指导,还能为你们的科研提供思路,简直一举两得”。
“之前基地中种植的甜瓜病虫害多,白粉病、蔓枯病、白粉虱等都愁死我们了!自从给我们带来了‘软黄金’冲施肥,生物叶面肥之后,这叶子长得也又大又厚,病虫害也少见发生了,蔬菜瓜果秧苗生长健壮,留的果也变多了!”研究生们对于康平县的科技服务得到了大家热烈的欢迎。
看着康平县农户脸上质朴的笑容和对生活积极上进的态度,我们知道这一切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值得的”康平县设施蔬菜科技特派服务团团长2018级研究生梁雪说:“现在的天气很热,但是农户们学习的热情比天气还要热,这样有诚意、有温度的心,我相信他们未来一定有很大的发展!”
研究生特派团入驻康平县以来,落实科技示范基地3个,科技示范户10户,引进与筛选西甜瓜新品种27个,推广新技术3套,建设示范面积230亩。帮扶一个村和一个合作社,直接帮扶贫困户8户,带动贫困户200余户,技术培训6次,共培训人员430人次。
康平甜瓜“有亮度”。近年来为了缓解设施栽培中的低温弱光条件,补光技术在设施生产中有较多应用。设施甜瓜等采用适宜的光照强度和补光光质后,均可显著提高果实品质。但是选用哪种补光灯和如何选用合理的光质配比来提高品质和产量,是当前康平县农户的头等难题也是亟需攻克的重大难关。
科技服务特派团的帮扶恰好解决了这个棘手的问题,梁雪同学提出运用LED补光灯和红蓝光6:1配比可以显著增加产品附加值。在2019年秋冬茬甜瓜收获期测产时,运用LED补光灯种植的西甜瓜产量和品质相较于传统种植的甜瓜产量有着显著的提高。
今年秋季西甜瓜定植时,农户主动联系到了梁雪同学,运用最经济实惠的节能LED补光灯补光,并请教田间管理方式。等到收获时,产量比以往提高了一倍左右,而且加上了补光灯以后田间病虫害的发生也少了,管理也省心了,农户们心里乐开了花。
康平甜瓜“有甜度”。2019年11月,为了深入的了解康平县脱贫政策与成效,特派团成员亲身到康平县城,通过走访和调研双管齐下了解脱贫现状。研究生们走家入户,了解农户需求,发现康平县基础设施构建不足,过于依赖农业,靠天吃饭等问题。康平县温室大棚的数量有限,农户们在冬天终究还是“无所事事”。沈阳农业大学科技服务特派团研究生们在李天来院士的带领下,康平县的温室大棚数量增加一倍。
“只要能看到农民们靠温室致了富,我的心里就像吃了蜜一样,甜得很呢!”沈阳农业大学李天来院士的一句话道出了特派团成员们的心声,他们把李天来院士当成偶像,也想像他一样做个能和蔬菜“说话”的人。
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你我。研究生们以创新、求实、协作的科学精神和优良的学术道德,在科研及成果转化方面贡献突出,为康平县创造了显著经济效益。同时他们也为自己从事着这项“甜蜜”的甜瓜科研事业感到自豪。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推进生态宜居乡村建设、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研究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对辽宁岫岩洋河镇运用现代化设计、规划知识,将洋河打造成为“草莓小镇-乐活之园”绿色生态宜居特色草莓小镇。
知行合一,乡村课堂让科研与实践并行。选取岫岩县洋河镇作为志愿服务的项目地是因为洋河镇拥有优良的自然资源,以农业为主导产业,2017年被定为省级特色乡镇培育对象,2018年被评为辽宁省乡村振兴示范镇。但是近些年来,发展受到限制,经济增速缓慢。
“我们需要一个规划,让洋河镇发展更快、环境更美、生活更舒适!”洋河镇曹书记向师生们表达了殷切的期望。
村书记向研究生们介绍洋河镇概况及乡村振兴政策落实情况
乡村振兴需要一个“接地气”的规划,而详实的调研是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此后还要对调研数据利用统计学分析方法、模拟分析软 件等进行分析,从而确定科学的切实可行的方案,才能避免“规划规划墙上挂画”的尴尬。研究生们金煜老师的讲解声中,开始了岫岩县洋河镇乡村资源调查之行,也开启了“乡村课堂”的第一节课。
现场调研乡村景观资源特点
在洋河镇还零星散布几座民国时期的院落,通过保存下来的建筑、围墙、水井、地窖等设施可以看出当时的建筑布局、建筑风格、结构特点,以及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了当地独特的大院文化。经过调研,研究生们对于乡村景观元素的组成及其特点有了深刻的理解,更加明白了乡村景观的价值。美丽乡村不能大拆大建,不能照搬城市,需要保护好乡村的生态基底和人文资源,生态宜居的乡村应该“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于是,从冬到夏,社会实践服务团的“乡村课堂”会定期开启,研究生同学们走过田间地头、走进农舍田庄,与乡村“零距离”接触,听老师讲、听村干部说、同村民唠,书本上的概念和理论变得鲜活、立体了。研究生同学们对农村面源污染、乡村老龄化、“空壳村”等现象有了更为直观的了解,也对其此引发的问题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我觉得乡村滨水环境整治是个难点,我想针对这个方向进行研究,”研究生刘筱嘉同学坚定的说。许可同学思忖着说道:“我觉得乡村公共空间质量不高,是不是可以利用Envi-Met软件针对改善乡村公共空间微环境质量进行研究?”
在调研、访谈、探讨中,研究生同学们慎行笃思,学以致用,在完成课业的同时,找到了自己的研究方向,明确了论文选题。2019年8月社会实践团师生共同完成了《岫岩县洋河镇乡村振兴总体规划》的编制,总体规划近9万字,从产业、景观、文化、生态、旅游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证,结合洋河镇现状,明确了洋河镇乡村振兴指标体系,整理了乡村振兴项目库。此后,总体规划顺利通过评审,评委专家认为“总体规划内容完整,方案切实可行!”。
洋河镇乡村振兴总体规划审批通过后,社会实践团队的服务并未停止,面对洋河镇的绿水青山,团队负责人王刚书记代表团队成员郑重承诺:“我们会一直关注并支持洋河镇乡村振兴发展,结合我们的科研和实践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政策宣讲,让乡村振兴政策入民心。结合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团队师生还针对乡村基层干部和村民举办了乡村振兴培训会。
在岫岩县洋河镇,团队师生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宣讲会。由金煜老师主讲的关于生态宜居乡村建设专题培训,金煜老师
从多
个
角度
解读了
乡村
振兴政策,结合案例对生态宜居乡村的内涵、建设策略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让
听众
更加
明确保护乡村生态环境
的重要性
,
了解了乡村景观资源利用的方法
。
村民纷纷表示,没想到呀,稀松平常的大田庄稼、破破烂烂的民房小院竟然有着这么大的价值,原来我们的乡村、我们的庭院还可以这样。
这样的志愿服务活动还有很多,在志愿服务中,农科研究生们收获良多,纷纷表示要努力学好科学知识,运用好所学知识,进一步服务乡村振兴,建设自己的家乡。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有两个神奇的班级。一个是“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个白胖子”,专门研究“白胖子”的团队——花生班。另一个是常年“观天象”、“把脉风雨阴晴”的气象班。
班级有14名博士、34名硕士。为了真正做到“熟悉农业、深入农村、服务农民”,花生班致力于选育优良的花生品种,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
因地制宜,走进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这里沙土地多,风也多,在这样的条件下种花生,易引发风蚀,影响花生的产量和品质。为解决这一难题,花生班每年3、4、5月份都会深入乡下,了解该地区的自然环境,为农民当参谋。
团队根据生产实际和长期栽培试验结果对昌图县金家镇黄酒馆村农业种植合作社进行指导。研究生们在地上埋下风蚀桶,观察土壤的风蚀程度,用专业知识来判断生产现状,从而给出对策。针对生产中土壤风蚀严重的现象,在此地开展了玉米花生带状间轮作的栽培模式。
合作社采用这种栽培模式以后,有效地避免了因常年连作而减产的问题,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经过课题组导师与研究生们多次试验研究,最终发现16:8的玉米花生间作栽培模式适应机械化作业。此外,花生采用大垄双行的种植方式以及下针期深耕起垄的增产措施,使得产量从常规栽培的200kg/亩提升到300kg/亩,增产显著,给合作社带来了较高的经济效益,提高了社员的劳动积极性。实践证明,该栽培模式不仅对防风蚀有明显效果,而且提高了作物产量,因此被本地农民广泛接受并应用。
学农爱农,走进辽宁省兴城市羊安乡刘八斗村。近5年来,花生班“泡”在了这里。科研团队的敬业、钻研和认真,深深的感染着这里的村民,让他们更加相信科学,崇尚科学。专业的指导,加上村民的认真配合,使得这里的花生产量和品质都有了巨大提高。正常年景,一亩地花生的产量在辽宁省平均为198.1公斤,但在兴城市羊安乡刘八斗村,这一数字陡然变为350公斤以上。刘八斗村秋明家庭农场负责人周秋明说:“这一产量,离不开花生团队的精心指导。”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花生班研究生们深入贯彻这一要求,在导师们的带领下,始终聚焦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深入基层,用双脚丈量大地,慢慢成长为懂农业的科研人,为三农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以推进农业防灾减灾工作,准确预测气象灾害发生趋势,利用科学方法防灾减灾,努力减轻气象灾害对于农作物的影响作为初心和使命。
实地考察。今年,刘利民、任传友、高西宁三位老师带领研究生组成技术小组去的是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那里属半湿润、半干旱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全年降水量平均614.7mm,多集中在6-8月份,春秋两季多风易旱,这种气候条件对于农业生产影响很大。
谷子是建平县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但是,由于气候变暖大环境的影响,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容易受到干旱灾害的影响,进而导致经济损失。而这就正是气象班同学们要解决的问题。
提出策略。农民靠天吃饭,然而干旱频发,大伙致富难。气象班同学们提出:应根据调查结果结合未来天气形势加强田间管理,针对雨量不足、旱情维持的种植区要抓紧时间抗旱浇水,预防谷子歉收。与此同时,进一步通过降水、温度等气象因素进行风险评估,综合经济作物的产量、品质等指标构建一套大田经济作物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技术与业务平台,为种植户提供科学的指导。农民为此喜笑颜开,导师也为他们的计策点赞。
大田经济作物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技术与业务平台建设中的研究生
志愿服务成效。班级中研三的师兄师姐面临毕业,心中放不下的仍然是平台的构建,他们希望班级的新生接过这项工作的接力棒。利用已构建的谷子干旱综合指标体系,通过技术集成,继续构建谷子干旱动态监测技术体系,对灾情发生范围、受灾时长、程度和减产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实现谷子干旱的时空分布和灾害等级等的动态监测。最终建立谷子干旱预警技术体系,以科学的方法协助农户进行防灾减灾工作。
“毛主席曾说手中有粮,心里不慌;习近平总书记,说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我们的导师说,学农、爱农、服务三农,是农大学子的初心和使命……”2018级土壤学博士李嘉琦在农业研究生班讨论时对各位师弟、师妹们侃谈他的科研故事。
辽宁省西北部阜新市彰武县气温高、降雨少,属北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其北部为科尔沁沙地,是我国防沙、固沙的重点研究地域。由于气候和土壤原因,农作物产量一直不高,风沙严重的地区连选择种什么作物都成为了难题,李嘉琦的沙地土壤培肥故事就从这里开始。当时,他还是一名硕士研究生,在其导师邹洪涛教授的带领下率先进入彰武沙地,从前期调研到后期开展实验,最终实现农民增产增收,整个科研团队在这里一呆就将近6年。
“在城市里长大的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片的沙地,还有如此可怕的沙尘暴”,回想起在彰武试验田中劳作的日子,李博士似乎对第一次去彰武的记忆尤为深刻。“郊外的沙尘暴总是在接近正午的时候打破万里晴空,滚滚黄沙夹着褐色的土壤呼啸而来,遮天蔽日,只要是能透气的地方都会慢慢被沙土填塞……”
有的同学在这里完成毕业论文后离开了,还有更多的新同学加入进来继续科学研究;但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团队的导师邹教授却日复一日的经历着风沙和辛苦。为了调研土壤沙化现在、摸清土壤肥力养分含量,老师和同学们需要在漫天的风沙中测量、挖土、做标记,为了节约时间都是轮班吃午饭,为了躲避风沙都是在树根下、水沟里整理样品和记录数据,经常被沙土灌满了耳朵、堵住了眼角,留下的泪水在脸上和成了泥,同学们经常互相拍照、相互取笑;直到现在,李嘉琦博士的“丑照”还会被同学们拿出来津津乐道。
农科研究生及当地居民一同在沙尘暴中劳作
“不到田里来,我真的从没想过当时放眼望去一片绿色是那么的美丽”,硕士3年,博士又3年,随着团队导师和硕、博士们的坚持,终于将试验田从不毛之地变成了新新乐土。随着科研项目的开展和进行,风沙土壤膜下滴管大垄双行种植花生、玉米秸秆粉碎深还田等节水灌溉及耕作措施使产量平均每公顷增收30%以上;在此基础上,科研团队又创新了新耕作技术,推行玉米花生间种模式,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逐渐将实验地区做成了典型。
农科研究生总是会面对很多生产实际难题、经历很多辛苦,他们从填硕士报志愿那天起就深知农业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早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可以随时迎接新一轮的挑战。
大棚翻地不用愁,深翻农机显身手。在黑山县的农户杨荣亮的蔬菜大鹏内,“大棚深翻机”正在忙碌作业。这台机器正是由工程学院硕士导师赵萍教授带领的研究生团队与黑山县农机制造公司联合研制的。“深翻机真真切切地解决了大棚空间小,现有机器无法进入正常工作的难题”,杨荣亮如是说。
“移栽圣手”,科技创新彰显青春本色。“一天下来,手腕、膀子都疼的不行,腰都直不起来”,花农对前来调研的研究生团队这样形容她们正在做的移栽工作。“既然农户有需要,那我们就做!”这就是工程学院花卉蔬菜智能栽收装备团队产生使用机械化代替人工进行自动移栽的初衷。
为了实现育苗过程自动化,花卉蔬菜智能栽收装备团队的研究生们夜以继日的研究实现全自动作业方法。他们废寝忘食,凌晨一点的实验室经常灯火通明。经过不断的研发改进,团队发明出一种结构简单、价格低廉、性能稳定可靠的中小型花卉穴盘苗全自动移栽机,实现了自动取盆、填土、打坑和从穴盘到花盆自动移苗的全过程自动化。
这个小发明不但解决了大问题,还引来了媒体的关注。中央电视台《我爱发明》节目详细报道了田教授带领研究生团队不断克服困难,改进研制多代穴盘苗自动移栽机并取得成功的过程。节目组还给这个小发明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移栽圣手”。节目播出以后,“移栽圣手”成了学校里的小明星,艰苦的努力终于有了成果,团队成员都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虽然过程很辛苦,但是能用自己所学帮助农民大哥,并得到认可,无比自豪!”2019级农业装备工程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谢天如是说。花卉蔬菜智能栽收装备团队的研究生们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打造了很多像“移栽圣手”这样的农业机械化设备,同时也收获了自己的小小成就感。五彩缤纷的的花房里,舞动着着绚丽的青春色彩。
“秸”尽其用,攻坚克难锤炼青年人才。“棋盘山的秸秆着火了!”2019年4月17日,这条消息出现在沈阳人的朋友圈里。大火发生在沈阳市棋盘山自然风景区,最终造成森林受灾828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达1514.4万元。而造成火灾的原因是当地一位村民私自烧荒。秸秆处理一直都是摆在东北农民面前一个老大难问题。长期以来,农户都采用简单粗暴的烧荒方式来解决,既危险又不环保。
那么,秸秆不在地里烧行不行?“现在国家不让直接在地里烧秸秆了,要是再花钱运走处理秸秆就太亏了。”辽宁省黑山县东窝堡的一位农户这样说到。因此,研制一款移动式的秸秆成型机的念头就此在宫教授心中萌芽。2019年初,她为团队的三位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专业研究生拟定了研制移动式秸秆成型机的课题。同学们通过前期查阅文献、走访企业实地调研找到问题所在,经过一年多的反复试验,最终顺利完成了成型机的研制。
2018级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专业研究生金钊志愿服务中
烧荒的危险解决了,但是秸秆燃烧的污染依然存在。
那么,秸秆不烧行不行?能不能将秸秆处理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的结合起来呢?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刘德军教授带领硕士学生们研发的秸秆绿化砖便应运而生。
同学们突发奇想,将草籽和秸秆基质压制成一体,烘干后做成“砖”。这样的“秸秆砖”可以直接铺放在地表或半埋于土壤,吸水后,其内部草籽直接发芽生长,可用在各种绿化场景中,非常实用。
目前,“秸秆砖”已经从同学们的小小设想转变成了现实,实地应用到了很多地方。2020年10月20日,秸秆绿化砖入驻沈阳欧陆风情小镇,长满三叶草的“秸秆砖”铺在了小镇的街头巷尾,用“绿色”的砖为小镇增添绿色。摇曳的小草背后,是同学们攻坚克难、锐意进取的青春身影。
2019级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专业研究生在现场铺设“秸秆砖”
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王洪来
寄语研究生同学,
“我们作为农业院校,专业的人才培养应当与农业农村紧密相连,真正做到想农民之所想,要把我们的课桌搬到涉农企业里,搬到生产一线来,让广大工程学子与建设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同呼吸共命运。”
2019年7月,农业农村部发布公告,自2020年7月1日起,全面禁止生产和使用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这是提升肉类质量、促进人体健康、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举措。但饲料行业全面禁抗,给部分养殖企业带来了成本负担,寻找其他替抗产品成为了各个养殖户最关心的问题。
围绕“饲料禁抗”这一核心,沈阳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开展研究生“科技兴农”志愿活动,5名专业教师、22名动物医学与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志愿团队于2019年暑期走进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新甸镇腰岭村,对各个养殖户和小型养殖厂进行了深入调查。志愿者同学们走进村民家里,走进畜禽圈,详细了解养殖户在饲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目前面临的困难以及期望能够给予的相关帮助。
经过对调研情况的统计与梳理,发现农户在养殖过程中普遍存在养殖门槛过低、技术含量不高、资金周转不足、抗打击能力差等情况。
在调研过程中,同学们结合自己所学专业知识,向养殖户提供了一些新型替抗产品的可能,例如中草药饲料等。调研过后,学院刘显军教授指导的无抗饲料科研团队开始了相应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研究发现在饲料中添加中草药,能够调节机体免疫机能、防治疾病等。如今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并非使用传统的煎煮处理,而是结合了微生物发酵、酶解和菌酶协同发酵等的新型处理技术,使用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最主要的是无残留、无毒副作用、无抗药性。
兽医专业硕士志愿服务
拟定饲料方案、确定养殖方案、酶解无抗中草药添加剂,运输到猪场进行饲喂实验、对试验动物进行分组、观察并记录保育猪生长性能指标,成为沈阳农业大学兽医专业硕士们的一项重要的日常科研任务。饲喂生猪期间,同学们发现,添加剂提高了保育猪的免疫性能及抗菌性能,猪群死亡率降低,腹泻率明显降低,饲料浪费减少,节约了支出成本,提高了猪场整体效益。
试验取得阶段成功后,团队负责人第一时间向腰岭村驻村书记汇报了实验成果。腰岭村李书记对此感到十分振奋:“同学们来到腰岭村,切切实实帮农民们解决了很多养殖问题,我也希望无抗添加剂成品能够尽快投入到村里更多农户家中,为村民们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
生猪产业是我国畜牧业中影响人民“菜篮子”的关键环节,猪肉产量在全国肉类产出中占到六成以上,其变动直接影响我国农产品市场的长效性和稳定性,提高生猪质量,升级生猪产业,还需要从绿色饲料作为切入点,让企业成本、农民收益、乡村环境都能够实现“绿色”发展。
近年来,辽宁省中药材市场呈指数式发展,中药材品种结构和种植模式都发生巨大变化。但种植中药材的农户存在规模小、标准化程度低、机械化水平滞后、抵御风险能力差等问题,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为了助力中药材产业发展,摆脱产业困境,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与汉夏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密切沟通,在辽中区茨榆坨镇中药材产业科技特派团的紧密帮助下,以“科技特派送温暖 情系药农解难题”为主题开展科技特派志愿者实践活动。
走出课堂,认识更广阔的农业世界。科技特派志愿者实践活动之初,为了更加了解中药材产业现状,特邀请汉夏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带领参观优秀中药材文化产业园区,并围绕区域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农技推广与培训、农户创业、乡村旅游、生态补偿等主题介绍了该产业发展概况。在参观中,辽中区茨榆坨镇中药材产业科技特派团团队和志愿者们围绕辽宁等地中药材发展的历史、文化传承、中药材栽培方法及病虫害安全防控技术等知识展开热烈讨论,并现场针对中药材五味子、白薇和黄精等在苗期生长过程中出现的病虫害问题进行了技术指导和解答。
研究生们志愿服务合影
参与科技特派志愿者实践活动的同学们纷纷表示,实地调研是走出课堂、认识周围世界最直接的方式。通过本次教学实习,校园内获取的专业理论知识通过在实习基地内的生产实践得以巩固,大家更近距离的了解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情况,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热爱农业、了解农业、投身农业的热情。
研究生们志愿服务田间照片
厚植理论根基,深化技术特派。沈阳农业大学中药材栽培与病虫害安全防控团队多年来从事中药材栽培及病虫害教学、科研和技术推广工作。在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充分发挥科技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把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作为我们工作的根本,在本溪县、清原县、新宾县、宽甸县和西丰县等主要中药材产区开展志愿者科技特派工作,促进产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推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志愿者根据辽东山区地域气候特点及中药材市场发展,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和发展潜能,采取分批次推广的方式,先后推广了五味子、穿龙薯蓣、白头翁、白薇、白鲜皮、北苍术、威灵仙、黄精8种。近年来,这些品种在本溪县、清原县、西丰县和辽中区等10多个县区推广种植,让一大批药农受益匪浅,农民增收效益显著。解决了生产中中药材品种选择难,跟风种植易亏损的实际问题。
帮助农户归纳总结栽培和病虫害防控经验,及时提出解决方案,在技术指导过程中,根据每种中药材生育期和病虫害发生规律,在问题发生前进行技术指导,把服务前移,避免了农户的经济损失。
饱含热情,砥砺前行。在多次的科技特派志愿者实践活动中,清原、新宾、本溪、西丰和宽甸等中药材种植区建立科技示范基地23个,其中2个获国家GAP认证,1个通过了欧盟认证,1个初步建成了中药文化园;中药材病虫害安全防控技术培训100余次,国家中药材种植工职业技能鉴定10余次,鉴定获证人员500余人,田间病害诊断与现场技术服务200余次,制作技术宣传资料30余种,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通过科技特派,培养了一批懂中药、懂栽培、懂市场的技术骨干,全方位提升了药农的业务素质,为辽宁省中药材种植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本溪县城沟村送来锦旗“科技下乡送温暖,情系药农解难题”,更加激励志愿者在科技服务这条路上继续饱含热情,砥砺前行。
小山杏 大产业
提到辽西,不免会让人想起那里是“十年九旱”之地,因为辽西地区冬季寒冷少雪,夏季炎热多雨,春秋两季则干旱少雨风沙大,植被稀疏,水土流失现象严重,生态环境非常脆弱。
山杏作为辽西地区的乡土树种,虽然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身,浑身是宝,用途广泛,经济价值高,但一直以来,产量低而不稳的问题是制约山杏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而进行品种改良及优良品种选育,推广良种丰产栽培关键技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
因此,沈阳农业大学山杏种质创新团队自1995年起即开展了山杏种质资源发掘、良种选育等研究工作,建立了山杏国家种质资源保存库和国家长期科研基地,共收集保存山杏种质资源800余份,审定优良品种4个。
山杏种质创新团队培育的山杏
山杏团队的研究生志愿服务队伍常年驻扎辽宁省喀左县科研基地,并在喀左县平房子镇、老爷庙镇、个乡镇以及阜蒙县七家子镇、葫芦岛市龙港区白马石村等地开展科技下乡志愿服务。在老师的指导下,研究生们为当地种植山杏的农民进行山杏良种繁育及抚育管理等技术的集中培训和现场讲解,包括推广山杏良种,指导山杏良种繁育方法、栽培技术及抚育措施等内容。通过志愿者的技术指导,农民的专业技能素质得到了提升,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增强,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近年来举办山杏良种丰产栽培技术培训6次,进行技术指导50余次,共计培训和指导技术人员及林农800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5000余份,在辽西地区推广良种造林1万余亩,提供良种苗木及穗材数以万计,创造经济效益近千万元。为当
地培养了大批山杏产业的技术人才,使科技创新在林业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山杏种质创新团队的师生们在田间调研考察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每走过一个地方,研究生志愿者都感受到那里的人文气息。在辽西地区这片充满热情和包容的土地上,更是切身感受到了民风的淳朴。虽然研究生都是在校学生,但上至领导、下至村民,对山杏志愿志愿者都非常热情,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舒适便
利的工作生活环境,形成了崇尚科学、尊重知识的良好氛围。
积极志愿投身农业实践,是研究生成长成才的正确道路,是农业科学研究生们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技能,助力脱贫攻坚、为乡村振兴作贡献的重要途径。对于每位研究生来说,实践活动虽有结束的时候,但带给他们的意义却是深远持久的。参加志愿服务基层活动,锻炼了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磨练了意志,增强了沟通交往的能力,提高了团队协作意识,让他们认
识到专业知识与实践充分结合的重要性,更加深切体会到基层农业工作者的艰辛与不易。
凝聚青春力量
助力
乡村振兴
2018年以来,北京市赵全营镇迎来了一群年轻人,他们穿梭于村镇街道,走进每家每户,同村民促膝交谈,仔细聆听,认真记录;向村干部了解村庄情况,考察村容村貌。两年时间,25个行政村,这群年轻人用自己的双脚,一步一步地实践着乡村振兴之路;用自己的智慧,一点一点地探索着乡村振兴之道。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乡村振兴研究团队成立于2018年4月,由农村发展专业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组成。他们以北京市赵全营镇作为城郊型乡村振兴的典型,力图调查研究赵全营镇乡村振兴的现状,评价分析振兴中存在的问题,寻求构
建城郊型乡村振兴的新路径,为其他具有相似发展水平的城郊型乡村振兴提供借鉴。
团队重点围绕城郊型乡村重点关注的生态宜居、乡风文明和治理有效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调研实践。这些调研实践一般从拉家常开始:“您对村内的生态环境满意吗?”、“您经常参加村内的文化活动吗?”、“村内政务公开吗?”然后感同身受。他们因为了解到村民们对环境不断改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干部工作能力强等方面满意度较高,而欣喜;也因为村干部反映的一些不能及时解决的问题,而忧虑。他们既是乡村振兴的实践者,也是村民和村干
部心声的倾听者,政府的好政策新文件的传达者。为了不负重托,他们一丝不苟地认真记
录,一丝不苟地调整问卷内容,力求真实有效地掌握乡村振兴的实际情况。
冒雨调研 村民问卷调查
团队根据每名研究生的专长分组。2017级硕士研究生张澎波关注乡风文明建设,重点了解村内文化设施建设、文化活动类型、村规民约等情况。2018级硕士研究生李然颂重点关注乡村宜居建设,着重了解生态环境、村容村貌、基础设施建设等发展状况,获取当地村民对乡村宜居的满意度。2017级硕士研究生喻万昊从城郊型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角度,获取赵全营镇产业、生态、文化、治理和收入等综合情况。硕士研究生李志刚时任赵全营镇镇长,也是沈阳农业大学2017级农村发展专业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负责乡村治理方向的调
研工作,主要关注村干部和村民视角下乡村治理的问题。
团队成员用青春为乡村振兴交出了满意的答卷。两年时间里,他们利用获取到的详实数据,针对北京市赵全营镇在生态宜居、乡风文明和治理有效三个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相应地提出对策建议,完成的调研报告获得镇政府领导的批示,并在具体政策中得以体现,为北京市赵全营镇的乡村振兴实践提供了具体指导。同时实践育人成效十分显著,共完成硕士毕
业论文4篇,本科毕业论文10篇,真正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
喻万昊在联庄村 李志刚(左二)参加团队交流会
张澎波在马家堡村 李然颂在解放村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基层工作人员的热情与责任心、农村的建设远景、农民的淳朴情怀激励着青年人去农村建功立业。从理论到实践再回到理论,农村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更是大有可为!只有深入农村,了解农民,掌握最真实情况,才能发现问题所在,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农村发展专业的重要性在乡村振兴
的大舞台中真正显现。学农知农爱农,才能强农兴农。只争朝夕,不负韶华!